您的位置: 政务公开 > 其他 > 工作动态

兴安盟坚持“五个始终”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全面深入广泛开展

来源:盟民委 作者:盟民委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20日 分享到:

  党的十九大以来,兴安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特别是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五个始终坚持”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在全盟全面深入广泛开展,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始终坚持顶层设计不动摇,筑牢民族团结之本。兴安盟委、行署始终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2014年以来,相继制定出台了《中共兴安盟委员会 兴安盟行政公署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实施意见》《兴安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巩固提升方案》《中共兴安盟委员会  兴安盟行政公署关于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的实施意见》《兴安盟建设民族团结模范区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2019年,结合实际提出了创建新时代“民族团结模范区”的重要决策。利用民族法治宣传周和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就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发放《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摘编》等学习资料、加大宣传,扩大了民族工作部门的影响力。修订了《兴安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旗、县、市)测评指标》,做到了责任明确、措施到位、推进有力,有效促进了创建工作全面开展。

  始终坚持围绕中心不偏离,夯实民族团结之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兴安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面落实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的差别化政策,全盟70%以上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事业,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为了让全盟所有的少数民族同步全面进入小康,重点实施了少数民族聚居村基础设施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少数民族手工艺品保护与发展、少数民族精准脱贫等项目,引导鼓励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贫困人口主动参与扶贫开发,从民族聚居地方到农村和城市社区,突出解决发展性民生问题,努力提高各族群众的幸福指数。全盟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45.3万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1705人,贫困发生率由41%降至0.15%,6个旗县市全部实现脱贫摘帽,602个贫困嘎查村全部出列。义务教育学校和民族学校办学条件持续改善。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新组建各类业余鸟兰牧骑队伍300余支,开展“百团千场”文艺演出,为各族群众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食粮。全盟共有14个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将逐渐渐成为全盟建设美丽乡村的旅游名片,在有效促进农牧户脱贫增收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始终坚持宣传教育不松懈,汇聚民族团结之力。我盟始终坚持把“两个共同”主题贯穿民族工作的全过程,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从娃娃抓起”的重要指示精神,联合盟委宣传部、盟委统战部、盟教育局、盟文联等部门开展了“民族团结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暨兴安盟复建4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通过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历史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有声有色的创建活动铸牢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社会基础、以润物无声的宣传教育巩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思想基础、以立德树人的典型示范扩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群众基础,增强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全面性、系统性、针对性。    鼓励支持蒙古族乌力格尔、满族百家宴、汉族拉场戏等特色文化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之星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标语口号图标征集、优秀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评选等表彰活动,使“三个离不开”和“五个认同”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成果在各族人民团结互助、和谐发展的具体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

  始终坚持文化引领不止步,厚植民族团结之魂。坚持把继承和弘扬红色兴安精神摆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突出位置,大力倡导各民族加强文化交融与创新,2017年,在全区率先开展了“安达节”系列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富有群众特色的活动不仅推动了民族文化、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也提升了兴安各族儿女的归属感、参与感和幸福感,进一步筑牢“中华民族一家亲”血脉亲情和“草原儿女心向党”思想认同。坚持丰富和发展具有兴安特色的民族文化,积极传承保护蒙古族、满族、朝鲜族等各民族文化,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迸发出新活力,逐步形成了多民族文化兼容并蓄的良好局面。坚持创新民族节庆文化活动,对传统文化活动项目进行改编创新和打捆包装,充分发掘和放大潜在的文化品牌价值,如扎萨克图民歌大赛、大青山登山节,并在那达慕期间举办了民族服饰比赛、奶食品评比、各协会的特色表演、蒙文书画展览等。积极构建文艺精品创作体系,创作了200余件既便于基层演出、又便于市场运作的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住的优秀作品。坚持依托红色文化、草原文化、生态文化、冰雪文化、水文化、马文化,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民族餐饮、文化旅游和民族服饰、乐器、手工艺品制作等产业,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互推双赢,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助推民生改善和脱贫攻坚工程,增强了广大群众的民族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激发了各族干部群众爱党、爱国的真挚情感。

  始终坚持典型示范不放松,巩固民族团结之源。我盟始终注重发挥各级各类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以会促创、互观交流等方式,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在全盟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先后承办了两次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经验交流现场会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经验交流现场会,举办了4次主题式互观交流,联合盟工商联、教育局、团委、妇联等10部门开展了“寻找我身边的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活动,评选产生了161个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编发了《我身边的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收录了事迹典型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各28个。制发了《兴安盟“民族团结进步+旅游”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开办《最炫民族风 守望相助情》电视专题,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团结与旅游的良性互动,增强了创建工作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截至目前,全盟有9个单位创建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31家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盟级示范单位148个、示范窗口19个、民族团结进步好家庭、好邻里各100个。全盟正坚持以“6+N”活动为载体,全面落实共建共享,推动创建工作全覆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已深度融合在经济建设、社会建设、脱贫攻坚、全域旅游、乡村振兴、生态保护、基层党建等各个领域中,创建工作不断提质扩面、向纵深发展,兴安各族儿女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形成了“合民心、顺民意、心相连、一家亲”的大好局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地 址:内蒙古乌兰浩特市兴安盟党政大楼 电话: 0482-8266529 传真: 0482-8266529 Email: admin@xam.gov.cn

兴安盟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 网站标识码1522000036 蒙ICP备05002755号-2 

Copyright 2015 www.xam.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